我不是你们认识的ANNA

不定期填坑,不定会填坑,取关随意,点赞随缘,谢谢来过,能留痕更好^^
近期目标——写尽人间各种姜

别仙踪(游戏仙三徐长卿主)(1-3)

一、
早在很久很久之前,早在徐长卿还不是徐掌门之前,早在徐长卿还没梦到那个紫衣的女子之前,早在徐长卿还不知道蜀山是什么地方之前,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习武。

那时候他还不过五六岁,父亲是当朝的官员,具体什么官职他也弄不清楚,他只知道成日里总是有一干被唤作世叔世伯的人在他家里,父亲有时候和他们讨论国事,有时候谈论诗文,国事他是听不懂的,父亲也不让他听,倒是讨论诗词的时候,父亲会把他带在身边,讲到兴头上还会出题考他,他也不露怯,每次交上的诗词总是赢得那些世叔世伯的赞誉。

“小公子小小年纪如此了得,将来只怕成就还在徐大人之上啊。”

父亲照例是谦虚一番,什么小时了了之类的,回到后堂和母亲说起来却是面有得色。“我们家将来怕是会出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了。”

那时候如果有所谓的《我长大了要做什么》之类的文章要写,徐长卿大概可以洋洋洒洒的写下一大篇关于将来如何治国平天下的来,事实上,他六岁那年真的写过一篇类似的,萱草美人的比喻用了一堆,居庙堂之高该如何如何,处江湖之远又该如何如何。父亲看了批了一通用典太多流于俗套之类的话,转背又得意洋洋的对着那帮朋友炫耀了一番。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因为顶撞了当朝天子,徐父被罢了官,徐家被抄了家,发配蛮夷之地。

大家闺秀出生没受过一点苦的母亲在流放的半路上就去世了。父亲也因为水土不服受了瘴气在半年后离开了人世。这个大半辈子于仕途风光无限的男人,去世之前一直继续在给那远在京城的皇帝写奏折。

“文死谏,武死战。”父亲在病重的时候一直嘟囔着这句话看着不可知的远方。“陛下既然没把我处死,我就要继续上折子,读书人就该以天下苍生社稷为念……”

长卿隐隐觉得,父亲其实一直在等的,与其说是希望渺茫的皇帝的顿悟,不如说是等着处死的公文让他能坦然的接受一个文臣最合适的死亡。

然而他到死也没等到什么,那些奏折如同石沉大海一般随着驿站的马蹄消失无踪。

身为流放的犯人,他们家早就家徒四壁,为了埋葬父亲,他当掉了家里最后一点微薄的资产。发丧的那天,下了一场大雨,本来就稀稀拉拉送葬的队伍,一下子呼啦就都没了人,只剩下两个抬棺材的,草草的把那副薄棺材往事先挖好的坑里一丢,撒上两把土也走了。死者是个流放的犯人,活着的是个小孩,没人在乎他们怎么看。七岁的长卿,就一个人跪在大雨里,用手一把把的将土垒高一点,再垒高一点。手在泥土里擦出血,又和着雨水混进泥土里。

清微见到徐长卿的时候,就是在这凄风苦雨里,他本是追着一股妖气而来,却不想在此见到这样一幅人间惨景。人间险恶,世事艰辛。本来清微只想顺手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谁想竟意外发现这孩子是根极佳的习武的苗子。

徐长卿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跟着清微上了山。他没了父母,也没了家,已经是个孤儿,慈眉善目的清微就是他最后一点依靠。

他被清微拉着手一步步离开的时候,在漫天的暴雨中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的孤坟。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从此之后,他再无仕途可走,只剩下舞刀弄棒的江湖之路了。

二、
徐长卿从来都是个蜀山弟子中的异类。

蜀山弟子众多,上下等级森严,什么辈排什么字,叫什么名,住什么房,由谁教授什么功夫,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人进了蜀山,修炼上五六年甚至上十年方才做得入门弟子,成为入门弟子之后又得修炼上数年,真有实力有运气才会成为入室弟子。可是徐长卿不是,徐长卿被清微掌门带上蜀山后就成了他的入室弟子。于是按照辈分来说,一群年纪比他大的人都得管他叫师叔。

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叫师叔,弟子们表面碍于掌门的面子不敢不叫,却又在背地里没少欺负这个小师叔来,只是徐长卿这孩子,别人若是言语上挤兑他,他便当没听到,也不笑也不怒,明明是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却沉默得像个千年石头变的。但若是有人存了挑衅的心态和他比试。不管对方是一样初入门的同龄人还是高上好几倍修为的师兄,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一律应招。挨了揍也不吭声,打完了只要还爬得起来,必然规规矩矩的按照同门比武的礼仪行个礼说谢谢指教。

起初众人还有些怕清微责骂,毕竟徐长卿是他的关门弟子。可是几次下来,清微明明见着长卿身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不多说什么,只是伤了重了,就给他两颗金疮药,众人便寻思着大概是徐长卿在“那件事”上不识好歹得罪了清微,掌门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把自己要收他为徒的话收回去,于是渐渐胆子大了起来,日复一日欺负得狠了。

众人说的那件事,是有关徐长卿的名字。

蜀山派的弟子,一般上山后都会由师傅按辈分来取名,长卿这一辈,恰好应了个常字。清微本来要让他改名叫常卿,结果徐长卿说什么也肯,说是名字乃父母所赐不敢随意更改。有人写错了,还定要让人改过来。于是偌大一个蜀山派,常字一辈中,也就只有他用着这俗家的名字。清微虽然也没说什么,但是大家都揣测他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觉得面子挂不住的。

徐长卿自己倒像是没什么感觉,每日里恭恭敬敬的受清微指导,对着自己的师兄师侄们,依旧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只不过找他比武的人少了起来,因为徐长卿渐渐输得少了。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他们以为的欺负和惩罚,对于徐长卿而言,却是认认真真的在切磋。清微的眼光也的的确确没有错,徐长卿真的是一块习武的好料子,不出数年,他便真当得起这小师叔的称呼了,先前讨厌他的同门,也慢慢对他服了气。

不过徐长卿还是个异类。

蜀山派全名蜀山仙剑派,招法大多用剑,讲究御剑杀敌,与敌缠斗于数丈之外,弟子之间私下流传着一个半真半假的笑话:“以气御剑杀敌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是打不过方便跑路。”虽然只是笑话,但是对于初次上阵抓妖的蜀山弟子来说,离敌人越远总是越有安全感。偏偏只有徐长卿,除了使剑之外更爱用一杆长枪。

剑走偏锋,枪挑直线。徐长卿的枪就像是这个人,刚直不知回转。下山捉妖时,只要他还能战斗,他就会挺枪站在最前面。只要他还站在那,妖魔厉害也好,不厉害也罢,他就不知道后退一步。

这个人,握着枪的时候,就好象后面守着的是他所有最珍贵的东西一样,只能进,无处退。这种拼命的架势,有一次叫一同下山的苍古长老见了,回来之后和清微掌门说起,心里存了些担忧:“这孩子想守护的太多,肩上担子太重,一味只是自己挡在别人前面,刚强太过,只怕……”

苍古的只怕后面没了下文,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像是给这句话加了个注脚。

那次是徐长卿带着几个晚辈下山收妖,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妖狐正在抓了个男子在吸取精气。几人群攻这妖狐,居然败下阵来,因为事发突然没人想到这妖怪如此厉害,一时有刚下山不久的慌了手脚,不知所措之间只见一道蓝影掠过,徐长卿一边命他们结成剑阵,一边自己独自挺枪而上与那妖狐缠斗好争取时间。结果剑阵发动,妖狐是被收服了,徐长卿的一杆长枪也只剩半截。

等到这时他们去看那个从妖狐手下救出来的男子,却发现他因为被吸取的精气太多,已经奄奄一息回天乏术了。那男人见到他们,虽然已经口不能言,眼睛却在示意远处的一个山洞,嘴唇张了几张,一句话也没说出来,便睁着眼睛断了气。

徐长卿撑着那杆断枪往山洞里去,其他人怕里面还有什么妖怪,却又拦不住,只能跟着一起进去,结果里面只有一女子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两人早已气绝多时,众人都侧过头不忍见这惨景,独徐长卿站在那尸首前,低头垂目,一动不动。有个叫守越的知道长卿难过,想要安慰一番,走过去方才发觉徐长卿面无血色,神情痛苦,如不是靠着半截残枪的支持,只怕早就倒了下去。原来徐长卿早就受了重伤,不过是勉力支撑而已。

等众人七手八脚的扶了徐长卿御剑赶回蜀山的时候,他已经面如死灰人事不知了。要没有清微和几大长老联手给他输入真气,只怕后来蜀山就不会有那位将蜀山发扬至最鼎盛的徐掌门了。

后来,守越一直留在蜀山,从清微掌门的年代一直活到了那位砍倒镇妖塔的李掌门的年代,虽然习武资质平平,但一直安安心心做个普普通通的蜀山弟子的他,却比那些风云一时的人物都要活得久得多。有些年轻的弟子让他讲古,说说他经历的历代掌门,他每次说起那个最年轻的仙人徐掌门,最先浮现出的,却还是他年轻时挺枪立于人前的样子。

“长卿掌门啊……他是历代掌门里使枪使得最好的一个,只可惜,随着他隐居山林,蜀山再无人配得那三刃封魔枪了……”守越每次说到这里便会叹气。

“使枪?”有弟子问:“枪有什么好的?捏个剑诀御敌数丈开外才是潇洒的大侠做派啊。”

守越也不恼火,只是眯着眼瞧那年轻人,又想起那日徐长卿已经昏迷,手却一直紧紧的抓着那杆残枪,他掰也掰不开。

拿得起,放不下,抓着一点自己能掌握的东西就如何也不肯松手,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保护他人。这的确不潇洒,却不能说不是侠。只不过这些东西,守越在他漫长的人生里早就知道,年轻人是不会明白的。

三、
因为受了一回重伤,徐长卿被清微长老下令3个月内不许妄动真气,只许安心养伤。可他自从上了蜀山,十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只管埋头习武收妖,猛然闲下来,顿时觉得好不习惯,好像不找点事情做,便觉得整个人都空虚寂寞得很,于是自己去寻了些经书文章来看。守着经阁的弟子觉得有些奇怪,别人来这都是寻什么内功心法之类的书,偏只有这长卿小师叔,专门去那落满灰尘的书架里找些和习武没关系的来看。不过转念一想,这个长卿小师叔,本就是蜀山上出了名的异类,倒也就释然了。

长卿就这么看了一个月的“闲书”,不知不觉又回忆起当年在家承欢膝下时的情景来。徐家历代书香,他两三岁就跟着父亲学认字,四岁就学着做诗。当年谁又能想到如今他竟然会弃文从武呢?

他尊敬清微掌门,热爱蜀山,师傅说他是个武学奇才,虽然他自己不觉得是,也觉得非要学有所成不可,时刻不敢放松修炼,深怕一不小心会让师门蒙羞。至于稍有所成之后,又背上了降妖除魔拯救苍生的重任,唯恐学业不精,自己丢了性命是小,害了同门和需要救助的普通百姓,却是罪不可恕,于是更加兢兢业业习武,诗文也好,经书也罢,都无暇去读了。

蜀山历来重武轻文,说是道家清修之地,但门下弟子的修行,无非是习武练气,真要说经文道理,没几个人说得上来,也没多少人真在乎这些。虽然分了俗家和出家,在蜀山派弟子的眼里,无非也就是结不结婚,穿不穿道袍,要不要守戒律的区别。读经诵道的事情,俗家也好,出家也罢,都没人有这个兴趣。徐长卿却在这养伤的时间里认认真真的把蜀山那些道家经文都看了一遍,有些感悟深的,还自己写了些评论,可是他又没有给别人看的意思,转眼就把那纸放在灯上烧了。

对于徐长卿这个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关门弟子,清微一直是寄予厚望——虽然有时候,他并不会把这种期望与疼爱表现出来。长卿会主动去读经书,让清微觉得很是欣慰。他终究没有看错人,这孩子习武天分高,人又勤奋好学,但光有这些不过也是一介武夫不成大器,而有责任有担当会思考,才不负他对这孩子的期望。在清微的眼里,徐长卿便是在这蜀山上下无数弟子里唯一能继承了他的衣钵和掌门之位的。

在放任着他过了一个月自由的生活之后,清微把徐长卿叫到房里,第一次提出了让他出家的事情。但是让清微意外的是,一贯听话顺从的徒弟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弟子近来读圣人经文,觉得自己有些事情想不太明白,做不到真的无为,若是出了家。怕是也无法安心修行,那样不是欺骗了三清仙尊么?”

清微看着徐长卿那张虽然还有些稚嫩的脸,虽然是被拒绝了,但他倒也不以为意。长卿还很年轻,年轻的时候有些杂念倒也没什么。能认识到方能进步嘛。何况这个孩子他是极知道性情的,他所迷惑的,无非也就是既然道德经里说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蜀山有何必杀妖除魔之类的吧。

数年后逮到长卿和那苗疆女子解衣相对的清微,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对长卿拒绝出家一事的猜想,也不知道是怒多些还是恼多些,这个自己最看重的弟子,最后竟是放不下儿女私情。一时间也不管长卿如何解释,索性将他逐出门外。

等长卿回来了,他的气也消了,回想起当时种种,他才觉得自己是错怪了这孩子。长卿拒绝出家只有这一次。后来几次长卿本欲出家,却阴差阳错不能如愿。自己带大的孩子,又怎么不了解他那脾气相信他的为人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那次拒绝之后,清微对长卿的器重并没有减少,反而开始慢慢的带着他处理一些蜀山上下的事物,蜀山的弟子们都知道这是清微在培养徐长卿做接班人,于是私下议论里说什么的都有,只是徐长卿斩妖除魔的时候依旧是那不肯退步的顽固性子,对同门又从不摆架子,虽然有时候有些严肃,但恃宠而骄四个字却是和他无缘,于是议论也就淡了。再过了一两年,清微又一次提出让徐长卿出家,长卿也没再提出异议。

当然,结果还是没成功,阴差阳错的出了点状况,最后只能往后拖了下来。

再往后,长卿小师叔的出家计划在蜀山弟子的传闻里简直成了被诅咒的证明,每一次只要清微一提出让长卿出家,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或不可抗拒力阻止。从有妖魔乱世长卿不得不下山到意外受伤到清微这半仙居然会感染风寒乃至于三清殿不小心失火了如此种种,各种状况接连不断。直到那个叫紫萱的苗女出现,长卿被逐出师门,然后又回山封塔,紫萱牺牲,长卿成仙,接任掌门。大家方才觉得,大约之前一直出不了家,是因为上天注定他要经历这么一次情劫,方能历练成仙吧。

“这就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啊。”有弟子感叹。“难怪长卿掌门能27岁便成仙体,有这样一番历练,然后大彻大悟看透红尘情爱,虽然是俗家弟子却能做到无牵无挂。这方才是仙人风范。”

“你知道什么!”这番议论被守字辈的里入门极早的温玉儿听见,立刻训了回去:“长卿师叔他那哪里是……哪里是……”她哪里是了半天,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叹了口气:“唉……你们只看到师叔做那掌门风光无限,哪里知道他心里的苦……要是师兄有的选,怕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有些弟子只是不信,有些弟子远远看着看着玉树临风喜怒不形于色的掌门遥想着那个已逝的芳魂该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才能让这样一个掌门如此思念,还有些女弟子,心里隐隐的倒羡慕起那紫萱姑娘了。

温玉儿又叹了口气,别人再怎么问她当年那紫萱姑娘如何好,她也只捡那些笼统的说,什么温柔体贴识大体之类。又有人问:“那当年的掌门是怎样的?”她出了会神,然后笑了起来:“掌门啊,其实一直很招女孩子喜欢呢。”




附:一些后记
1、

长卿的身世,我想过很多,他会力排众议改变蜀山重武轻文的习惯,定然是在蜀山之外受了些其他的教育。还有他房间里,是蜀山子弟里唯一一个有琴的。想想蜀山上下的NPC里……还有哪个房间里摆了这个。所以我一直想,长卿在上蜀山之前会是怎样,如果紫萱姐姐没有想方设法让他上蜀山休仙,大约这一世,他也和前世一样,能为一方父母造福百姓吧。

2、
关于长卿父亲的死,我记得以前在某本书上看过一段话,不记得是不是《万历十五年》,里面说:中国古代文人都有一种殉“道”的趋向,他们会为了某个他们认为正确的“道”向皇帝上谏言乃至死谏,他们不畏死,因为他们能从死亡中得到传扬天下的“殉道之名”,所以皇帝们对文人大臣的最好惩罚不是处死他们,而是不理睬他们,让他们被忘记。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各大论坛翻有关长卿的评论,经常看到为之气结的话。其实在我看来,长卿如果那时在紫萱封塔的时候就死了,殉了她的“情”也许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和同情,然而他所选择的,却是为了责任一条更艰难的活着的道路。也许,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对着自己不会老去的样子,大概也会和父亲一样,期盼一个“文死谏,武死战”的结局而不可得吧……

3、
长卿那个疑惑,其实是我的疑惑……蜀山说是道家,但是似乎入世也太深了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上天对人和万物都是一视同仁,那蜀山独保护人间斩妖除魔是不是又和这条相矛盾了?但是即使疑惑过,也依然选择继续除妖卫道的长卿,对苍生的责任和爱护,绝对要比因为师傅说要保护苍生所以我要保护苍生来得更深重。

不过,经过了紫萱事件之后,他大概也会再次迷茫吧。三外里他开了讲经堂,有NPC说,这是他力排众议建起来的,违反了蜀山传统。我依稀记得似乎游戏里还有说徐掌门一走,常浩就把经堂给拆了,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没找到确定的出处。总之,这经堂不大受部分蜀山弟子欢迎是确定了的。我个人猜测,蜀山虽是号称信道教,但是实际上和道教思想相冲突的地方颇多,不过是借了个修仙练气画符的瓶,装的还是江湖义气的酒。蜀山上的人虽然说是道士,倒不如说多是一群武夫。如果这么看,长卿开经堂,就好像是在一个基督教的教会里主教大人亲自下令大家必须要学习日心说和进化论一般。当然,这比喻有点过了,还不到这种动摇根本的地步,只是让有心的人去发现疑惑,让弟子们学会自己去思考。不过,从上位者的角度来说,徐掌门这是在给自己找不麻烦,武夫总是比文化人好控制的,不用告诉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要告诉他们你们要怎么做就好了。

也许我有点脑补过了。只是长卿的这个举动,在我看来,很有些值得玩味的意味在里面。三外有个NPC说:徐掌门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当了掌门云云。从这话里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最后紫萱不在了,即使他已经决心把残生都交给蜀山了,他也依旧没有出家。所以,在我的感觉里,长卿从来都不是道教狂信者。他信的是师门,是保卫苍生,是他与紫萱的爱情。那他为什么要修经堂呢?为什么要让弟子们去学习真正的道教思想呢?大约,我猜,虽然他不知道紫萱的真正身份,但是紫萱不是人的身份已经很明显了,这么多年刻骨铭心的思念之中,一方面广大蜀山保卫人间坚持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大约也开始真的慢慢去理解“万物平等”的观念吧。所以,他才会接受南宫的存在,所以,他才会对重楼客客气气的说上那句多谢。至于拓片事件,那不过是大彻大悟之前的最后当头棒喝罢了。

4、
这章里提到的温玉儿,我对这个NPC极有印象是因为在仙三里,清微重新把长卿收归门下后,她说:“太好了,我就知道掌门不会真的赶走长卿师叔的。这样我又可以和师兄一起下山收妖了。”(大意)。之前我一直把她当成和长卿一辈的,于是默认她是个娇憨的小师妹,大声的暗恋着长卿师兄的那种。最近重玩突然发现,她居然叫长卿是师叔呢=【】=。

于是……玉儿妹子……你这句话前后到底有什么逻辑关系么?长卿 师叔 重回师门和你与 师兄 一起下山捉妖有什么联系吗??汗……我只好当她是一时激动搞错辈分了……

评论(1)
热度(37)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我不是你们认识的ANNA | Powered by LOFTER